杨炯(650年-692年),字令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殿起凌三竺,台孤望四溟。遥空呈绀碧,绝顶挂丹青。
巘崿横香案,峰峦列画屏。刹高全碍日,池迥半披星。
古砌流云积,阴廊冻雪扃。泉当秋径濯,瀑向夜窗听。
影落吟边雁,光飞定后萤。钟疏闻鹤唳,钵冷带龙腥。
薜荔苍凝壁,藤萝翠压庭。斋厨菱芡熟,讲席芰荷馨。
忉利旌幡合,潮音杖锡停。三车迎海峤,一苇渡江汀。
觉路超千界,玄关护百灵。圆明童子偈,定慧法王经。
梦幻清禅铎,机锋彻梵铃。鳌山欲成道,会待奯公醒。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