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唐代〕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字令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为能仁长老本端说无学偈
李涛 〔唐代〕
江城梅花引 其二
刘辰翁 〔宋代〕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寄夔漕王中甫
刘克庄 〔宋代〕
柳枝辞十二首
徐铉 〔宋代〕
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释德洪 〔宋代〕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
问答交驰,摸索大道。心法对峙,破碎真如。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须畔,光自照珠。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还旧居
戴良 〔元代〕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苏洵 〔宋代〕
春景 寒尽怕春销
飞絮新烟外,东风托信遥。春犹有寒否,寒尽怕春销。
画阁围红兽,行鞭裹黑貂。便无三月雨,也不再花朝。
倚翠还轻扇,飞红共落潮。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
得曾景建书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