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
高七尺,伸腰抵。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即事
章甫 〔宋代〕
奉酬般若长老
叶适 〔宋代〕
义简禅人画圆相请赞
释普宁 〔宋代〕
四月十五日饭于因胜
吴则礼 〔宋代〕
西湖晚归
宋伯仁 〔宋代〕
对菊有作
赵蕃 〔宋代〕
三次韵咏雪
项安世 〔宋代〕
赠僧
释智圆 〔宋代〕
晴後雪冻
杨万里 〔宋代〕
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