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无语。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
此例相沿应许。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
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江神子
辛弃疾 〔宋代〕
奉天逢锦夫望之汝公三君子
康海 〔明代〕
诸君并是风流客,殢酒微歌我不如。十载飘零浑一梦,百年问讯祗双鱼。
诗篇尚忆同趋省,组绶空怜共直庐。白发青袍吾独老,愧从扬子问潜虚。
赠吴之山
王问 〔明代〕
颂古一百则
释正觉 〔宋代〕
次韵杜运使见赠
戴复古 〔宋代〕
三和二首
刘克庄 〔宋代〕
送赵晦之丞彭泽
楼钥 〔宋代〕
和苦寒韵
王洋 〔宋代〕
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歌示阮亭
陈维崧 〔清代〕
偈颂八十五首
释妙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