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
释正觉 〔宋代〕
七夕
强至 〔宋代〕
田家苦
章甫 〔宋代〕
寄瑞应经疏及注阴符经与体元上人
释智圆 〔宋代〕
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维摩大士不答文殊问如何是菩萨入不二法门颂
释慧晖 〔宋代〕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黄庭坚 〔宋代〕
宿衡阳
陈藻 〔宋代〕
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船三首
杨万里 〔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 〔宋代〕
黄栗妻
郑文康 〔明代〕
不因洪水为豪民,逼向黄泉送此身。巡抚到来烦说与,一时似我尚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