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华岳孙逸人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
攀崖仍蹑壁,啖叶复眠阴。
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
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山险峻巍峨高达几千仞,山上的老松枝繁叶茂,超越百寻之巍。
在山间攀岩踩壁,以叶为食,枕树而眠。
在山中修炼时,仿佛能够呼唤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在斋中修炼时,模仿着五禽戏。
唯有与阮籍这般的高士相逢,才会发出如鸾凤般的清音。

注释
灵岳:指华山。
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
逾:越过;超过。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或六尺)为一寻。
啖:吃。
阮籍:字嗣宗,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赏析

  《寄华岳孙逸人》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佳作。诗人以华岳孙逸人为对象,寄托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起笔,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象。这里,“灵岳”指的是华山,它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以庄严神秘之感。而“老松逾百寻”则形象地展现了华山上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松,它们参天而立,郁郁葱葱,为整个山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攀崖仍蹑壁,啖叶复眠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华山上攀登的情景。这里,“攀崖仍蹑壁”形象地表现了攀登华山的艰险与不易,需要人们付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而“啖叶复眠阴”则展现了人们在山间生活的简朴与清幽,他们以树叶为食,以山间阴凉为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然后,诗人以“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孙逸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这里,“海上呼三岛”指的是孙逸人在山中修炼时,仿佛能够呼唤到海上的三座仙山,这既表现了孙逸人的道行高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斋中戏五禽”则形象地描绘了孙逸人在斋中修炼时,模仿五禽戏的情景,这既表现了孙逸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养生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两句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于孙逸人的敬仰与赞美。这里,“唯应逢阮籍”指的是只有像阮籍这样的高士才能与孙逸人相遇,这既表现了孙逸人的非凡才情与品格,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士的仰慕之情。“长啸作鸾音”则形象地描绘了孙逸人长啸时发出的清脆悦耳之声,这既表现了孙逸人超凡脱俗的风采,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

  总的来说,《寄华岳孙逸人》这首诗以华岳孙逸人为对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孙逸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孙逸人的赞美与敬仰,传达了自己对于高士品格的追求与推崇。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其二

姜特立姜特立 〔宋代〕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遇有酒时须饮酒,得吟诗处且吟诗。

无梦令 赠于面前先生

马钰马钰 〔金朝〕

惆怅烟霞伴侣。坚意辞予归去。不念我伶仃,守一清清环堵。环堵。环堵。终日无情无绪。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释惟一 〔宋代〕

春雪乍晴,春光愈好。
不必远讨幽深,不用谈空说有。
村村自花柳。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其二

苏辙苏辙 〔宋代〕

东来无事得遨游,奉使清闲亦自由。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

承枢札致祭羊公太傅庙有作率舜章同赋

杨维桢杨维桢 〔元代〕

岘山山头一片石,可应文墨解沾襟。
轻裘缓带神长在,深谷高陵迹自陈。
南夏山川非故国,睦州香火说遗民。
惟君独念平吴后,千载丹青忆老臣。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韩愈 〔唐代〕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张鎡 〔宋代〕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一笑相逢在翠微,绿槐高柳借凉时。
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
日落三杯无事酒,人闲八句自然诗。
来朝云过青山外,回首空闻猿鹤悲。
赏析 注释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吴锡麒 〔清代〕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道逢过军投宿山寺

真山民真山民 〔宋代〕

穷途欲焉往,薄暮此相投。
蟋蟀数声雨,芭蕉一寺秋。
乡关来枕畔,时事上眉头。
长叹为僧好,今逢更说愁。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