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草

俞紫芝 俞紫芝〔宋代〕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绿茸茸的野草布满了野外渡头,也不知哪棵草真能让人忘记忧愁?
芳草沿着细流一直铺到豪门别墅,它追随着落日延展到遥远的沙洲。
金谷园中一片荒芜对着凄凉月色;石头城下孤清冷漠接待萧瑟深秋。
过往行人依稀记得石崇身亡势败,招致坠楼香殒金钗折毁抱恨悠悠。

注释
芊芊:也作“千千”、“仟仟”、“阡阡”。形容草木茂盛、葱绿的样子。
若个:哪个。
离馆:即别馆、别墅。这里指西晋石崇官荆州刺史时,以劫掠客商致巨富所建的豪宅。
别洲:荒远沙洲。
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园中财产丰积,屋宇宏丽,极尽奢华。
石头城:即金陵(今南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设都城于此。金粉膏泽,豪华相继。
王孙:古代贵族的别称。这里指石崇。
买断:招致来的意思。金钗十二:指美女,此处指石崇爱妾绿珠,绿珠美而艳,善吹笛。赵王司马伦派孙秀杀石崇,欲夺其爱妾绿珠,绿珠不从,坠楼身亡。《古乐府》有“头上金钗十二行”之句,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说古人发高,故能插金钗六双。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诗人笃信佛教,不求功名,终身未仕。出行途经野渡,满眼尽是茸茸荒草,不禁感慨人世沧桑,感叹功名富贵如浮云、昙花一现即逝,终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赏析

  此诗首联、颔联、颈联围绕着草来写,写远近之草、虚实之草、今昔之草;尾联直触人事,说明富贵只是一时,就像昙花一现,争逐名利之场,到头来只落得烟消云散。借草来抒情对比而显意,抒发了人世沧桑的感慨。此诗借草抒情,采用虚实、远近、今昔对比特色描写,意蕴婉曲,意新语工,使诗歌显得别具一格。

  首联从渡头草写到忘忧草。“满目芊芊野渡头”起句铺之以实景:满眼都是茸茸碧草。开篇即触题,既精警峭拔,又平顺自然。野渡头,是野草蔓生之处,也是诗人立足之地。这渡头,为下文“绿水”、“别洲”的叙写立了基、开了源。继野草实景之后,诗人没有纵笔铺叙草的滋生和繁茂,或就此直接发一通议论,而是缘此提出一个问题:“不知若个解忘忧?”句意为不知道那个懂得忘忧。言下之意就是,只有这个草能使人懂得忘忧。古代有萓草可以忘忧的说法,《诗・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萓)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优。”这里沿用其意。诗的开头统领全篇,为下文叙写开拓了境地。

  颌联从离馆草写到别洲草。近处看,芊芊绿草随着碧水流进繁华的别墅;远处看,茫茫青草带动夕阳的光辉越过荒远之洲。视线慢慢移动,由近及远,将草不分贵贱的四处蔓延的景象表现出来。上句“侵”字用得极妙,使草成为主动者,其野与离馆的豪华形成对照。下句的“带”“过”也很生动。这两句说草到处蔓延,可到富贵之宅,也能达荒远之洲。

  颈联从金谷园中草写到石头城下草。这两句写的是秋草。衰草凄迷,反村了荣华已逝。石崇“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晋书・石崇传》)。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金谷园中过去铺锦列绣,花奇草异,如今成了“荒映月”的凄凉景象。月是当年月,园非昔日园,离馆的豪华已付流水,石崇的奢富已成陈迹,只有草还在那里一岁一枯荣。石头城,这六朝建都之地,虎踞龙盘,过去也是金粉膏泽,豪华相继,如今徒剩秋草迎风,败叶委地。这一联由金谷园写到石头城,以今日之败象暗衬往日的盛况,仍然以草为行文线索,可是概入了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而且对比的反差极为强烈。这两句以草的枯凋衬托豪富的衰败,同时隐含着草枯还可荣,人败不再盛的意思,意蕴丰足,委婉曲折。

  尾联从送王孙愁写到金钗愁。诗的前面部分都围绕着草来写,至此始直触人事。此联意为行人想着石崇离去。 绿珠为石崇堕楼而死。诗的结尾点明石崇人亡财空,说明富贵一时,昙花一现,终不如草还能春风吹又生。诗到收煞处才回应发端时提出的“不知若个解忘忧”的问题,争逐于名利之场,到头来只落得烟消云散。▲

俞紫芝

俞紫芝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猜您喜欢

摸鱼儿·拟关盼盼燕子楼词

黄之隽黄之隽 〔清代〕

闭春楼、小灯红吐,春烟楼外无数。相思一夜情多少,应似鬓丝千缕。

张节度。祇剩下、鸾箫蛟瑟无人觑。凄凉旧谱。任砖绣呀青,土花笑绿,白日响蛇鼠。

玄禽至,也解雕梁怨语。朱门空锁高树。自埋剑履歌尘散,销歇十年眉妩。

张节度。又几遍、白杨风扫坟头路。残红似雨。拚一缕柔魂,冥冥雨里,化作纸钱去。

陶君誇其分司桃花独树予往观之次其韵

曹嘉(明)曹嘉(明) 〔明代〕

独树红桃太放花,主人折赠众宾誇。
当筵雨□□犹湿,倚槛风枯午更斜。
剩有琴书分秀色,岂容蜂蝶乱芳华。
英朋海内如君少,拟报琼瑶醉紫霞。

题徐赞府不负堂

方回方回 〔元代〕

官无大小各分忧,可但专为七尺谋。
说着此身便非是,寄声多谢薛嘉州。

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徐渭徐渭 〔明代〕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浆人。
两岸鸥凫浑似昨,就中应有旧相亲。

和三兄游桃花灵云寺元韵

钱淑生钱淑生 〔清代〕

数声钟动下遥岑,知是桃花古寺林。溪水消馀半篙浅,春云浓起一峰深。

茶烹雀舌留新味,树拥龙鳞接晚阴。为问游人诗思好,清吟可有出尘心。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

乙酉岁暮有感三绝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精神收召入腔来,水色山光面目开。
可惜行窝新失伴,雪晴未忍说寻梅。

清明前一日

李渔李渔 〔清代〕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其一

王炎王炎 〔宋代〕

客里岁月晚,春生梅柳枝。弟兄嗟别久,儿女话归迟。

拙直将安用,飞腾敢自期。老支刚笑我,底事作痴儿。

元夕

葛天民葛天民 〔宋代〕

元宵有月更无愁,已是新年第一筹。
说与素娥从此去,只须依样做中秋。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