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鲁迅 鲁迅〔近现代〕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暴君钱王早已埋入荒郊,残虐的鬼魂却仍然未消。
忠诚的伍子胥惨遭杀害,尸骨随波飘流总难寻找。
杭州平林漠漠日丽风飘,那雄鹰却不能翱翔云霄。
梅花散发著幽香的小山,都被高山大岭层层遮掉。
岳坟显得多么冷落萧条,林逋的孤山也凄凉寂寥。
还不如快投入社会激流,大风大浪中为革命吟啸!

注释
郁达夫:小说家。他因发起组织“中国自由大同盟”,参加“左联”,主编左翼刊物而为国民政府当局所忌恨。当时国民政府特务在上海到处杀人、捕人、迫害进步人士,郁达夫感到难以安身,想搬到杭州去住。
钱王:即钱镠(852-932),今浙江杭州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国王。登假:同登遐,旧称帝王的死亡为登假。
伍相随波:伍相,即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出奔吴国,助吴伐楚。后劝吴王夫差灭越,吴王不听,赐剑迫令自刎,“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见《史记·伍子胥列传》)。
平楚:平林。登高望远,见树木连成一片,就像平地一样。
蔽:蔽于,被遮掩。高岑(cén):高山。
坟坛:指西湖边岳飞的坟墓。将军岳:指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将领。后被主和派赵构(宋高宗)、秦桧谋害。杭州西湖畔有岳坟。
处士林: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此处指林逋(967-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诗人。隐居西湖孤山,喜种梅养鹤。五、六两句是倒装句,是“岳将军坟坛冷落,林处士梅鹤凄凉”的意思。
何似:哪里比得上。举家:全家。游旷远:指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风波浩荡:喻指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斗争。足:尽可。行吟:这里是指创作活动。▲

创作背景

  鲁迅与郁达夫之间早在1923年就开始有了交往,两人感情颇深,且相互了解。鲁迅这首诗是1933年12月30日写给郁达夫夫人王映霞的。

赏析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而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而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而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而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而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景调指足国民政府在杭州而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足一个值得深思而问题:是在当今而“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而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而风光景色来的。“平楚会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而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而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会和”而“健翮”,“蔽”于“小山香满”而“高岑”,意思是的,翱翔云天,搏击风雨而雄鹰,厌恶风和会暖、平林漠漠而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而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而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而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的:“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而地方,也有玩而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而志气而。”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而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而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而名胜古迹来的。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而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而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而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的,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足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而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足:“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而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而“行吟”而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而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而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而锻炼,汲取丰富而创作源泉,写足对人民、对社会有益而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而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短发如霜久已拚。无冠可挂更须弹。初闻古寺多伥鬼,又说层冰有热官。

闲处坐,静中看。时情天意酒杯干。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夜西风一夜寒。

过东林双涧有怀旧游

林鸿林鸿 〔明代〕

曾于此地盍朋簪,岁晏重来百感深。
门掩薄寒初暝雪,树含轻霭欲栖禽。
沧波涉海惊魂梦,白发看山倦啸吟。
闻说远公能馆我,便投章甫卧东林。

采桑子 赠王姑

王吉昌王吉昌 〔元代〕

性弘定慧空消息,虚谷传神。无象天真。拍塞乾坤貌至纯。历年无碍圆明相,不变长春。祖意明伸。阴粹阳精身外身。

六言 其三

章甫章甫 〔宋代〕

从来钟鼎无梦,是处林泉可家。料事颇知风雨,逢人且说桑麻。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七

汪元量汪元量 〔宋代〕

晓鬓鬅忪懒不梳,忽听人说是南徐。
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

于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主人且莫言,听我歌秋云。逍遥望牛首,神爽已翛然。

牛首夫何如,我尝造其区。坐小西南峰,蒸郁浮翠虚。

人言秋云薄,我爱秋云淡。淡以明我心,薄以忘世念。

白衣与苍狗,变态竟何有。此山长尊居,万化有形后。

山高有大云,云大能施雨。若待春阳时,万物皆煦煦。

送仝座主归上党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
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
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
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余机挥界方。

百花庵主见访

杨循吉杨循吉 〔明代〕

一春高卧只垂帘,说著浮名病又添。
闻道百花庵可住,他时借我读《华严》。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谢灵运谢灵运 〔南北朝〕

跻险筑幽居。
披云卧石门。
苔滑谁能步。
葛弱岂可扪。
袅袅秋风过。
萋萋春草繁。
美人游不还。
佳期何由敦。
芳尘凝瑶席。
清醑满金罇。
洞庭空波澜。
桂枝徒攀翻。
结念属霄汉。
孤景莫与谖。
俯濯石下潭。
俯看条上猿。
早闻夕飚急。
晚见朝日暾。
崖倾光难留。
林深响易奔。
感往虑有复。
理来情无存。
庶持乘日车。
得以慰营魂。
匪为众人说。
冀与智者论。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中秋夜潮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