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秋日杂感十首·其二
陈子龙 〔明代〕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纳兰性德 〔清代〕
赏梅感兴
白玉蟾 〔宋代〕
送鉴禅人自天童之江心
释绍昙 〔宋代〕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十七
释道冲 〔宋代〕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一步也行不得。
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
堪与衲僧为轨则。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
寄仵判院八首
华岳 〔宋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圆通师孙福长老请赞
释心月 〔宋代〕
经故明静师支离堂
强至 〔宋代〕
春闺杂咏·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