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向天涯打个残包。踪迹混渔樵。脱红衣免得画图描。
茱萸休插帽。醉倚溪桥。引清尊避了筝琶闹。酒醒来何处今宵。
尽悲秋宋玉犹年少。怕唫成九辨宾先凋。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颂十玄谈·心印
释印肃 〔宋代〕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 〔宋代〕
谒青州范天章
张方平 〔宋代〕
剑横驴膊儒装陋,戟列台门霸府雄。喜似祢衡逢北海,直须雷焕辨南丰。
谬悠为说非今味,疏略言诗粗古风。更似贾生多叹息,闻公真赏胜吴公。
二绝寄章氏女子
郑刚中 〔宋代〕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何南凤 〔明代〕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晓暮听泉声,悠哉忘岁月。
和颜长官百咏·边庭
朱继芳 〔宋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陪诸友野步
李处权 〔宋代〕
千秋岁引·词赋伟人
佚名 〔宋代〕
题陈景说诗稿后
陈鉴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