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生平

  杨载(1271—1323)字仲宏。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1315)复科举,登进士第,受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岁。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后代子孙

  杨载生子杨遵、杨勲,勲生四子: 长子富文,字化元;次子富武,字化成;三子富国,字化行; 四子富年,字化永。元英宗至治年末,化永仍归杭州。化元、化成、化行率家众一百一十余口,自徽州婺源迁桐城大宥乡(今枞阳县会宫乡)会宫陈庄,垦田三百余亩。化元生三子:福一、福二、福三。
作者《杨载》的诗文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游西湖北山

杨载杨载 〔元代〕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题信州先天观图二首 其一

杨载杨载 〔元代〕

高林褰翠气,虚谷散虹光。道士多骑虎,仙人自牧羊。

涧泉通地远,山岭际天长。戴子文为记,流传示不忘。

水乐洞

杨载杨载 〔元代〕

石林求路转聱牙,来访香岩大士家。雨过门前生薤叶,风行陇上落松花。

悬崖滴水鸣金磬,激涧流泉走玉砂。欲适山林去城市,久知寂寞胜纷华。

送方韶父先辈游五湖

杨载杨载 〔元代〕

萧萧垂素发,渺渺泛沧波。过眼江山好,离家日月多。

诗名终不朽,世事复如何。一往五湖上,苍茫问钓蓑。

阳关图

杨载杨载 〔元代〕

咸阳西距玉门关,万里征人惮往还。此别尊前须尽醉,相逢俱是鬓毛斑。

涧松为丁师善作

杨载杨载 〔元代〕

涧松高百尺,磊落多大节。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

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𡿒。

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

喜晴

杨载杨载 〔元代〕

檐外喧喧雀报晴,夕阳犹照小窗明。回舟更倚南风顺,要听田家打麦声。

送丘子正之海盐州教授

杨载杨载 〔元代〕

有美区中彦,由来志不群。舟航了吴越,裘马向燕云。

才思庾开府,风流王右军。得时宜玉笋,稽古剩香芸。

果拔英髦颖,遄收翰墨勋。诸公希宦达,半世有辛勤。

奔走空皮骨,跻攀不寸分。夏侯何地芥,郢匠实风斤。

嗟我惭鸥鹭,栖山似鹿麇。偶来询故老,因得友多闻。

湖舫曾秋雨,河桥几夕曛。过从方不散,惨别亦奚云。

俎豆班侯泮,盐絺薄海濆。未论虞廪米,聊乐鲁宫芹。

此日颜应抗,之人德已薰。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

行矣穿黄落,归欤守白纷。赠言将底事,努力在斯文。

春晚喜晴

杨载杨载 〔元代〕

积雨俄经月,新晴始见春。
苍苔侵别墅,绿水过比邻。
性僻居宜远,身闲景易亲。
无诗排世累,有酒纵天真。
循圃花粘履,凭阑柳拂巾。
歌呼从稚子,谈笑或嘉宾。
渐喜渔樵狎,仍欣鸟雀驯。
幽情延薄莫,浩思集清晨。
养拙元非病,为文敢自珍。
杜门缘底事,作计懒随人。

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杨载杨载 〔元代〕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
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