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日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注释
日日:意为一天天。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汉陆贾《新语·道基》:“润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
山城:依山而筑的城市。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回楼。”
心绪:心思,心情。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浑无事:即全无事。浑:犹全。
游丝:指春天时虫类吐在空中而四处飞扬的细丝。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题或作天春光诗,或作天春日诗,皆非,应是截取开头一句的前两字而成。在李商隐诗集里有很多诗是属后这种虽曰有题实为无题的,如《流莺》(其首句云天流莺漂荡复参差诗)、《相思》(首句云天相思树上合欢枝诗)、《人欲》(首句云天人欲天从竟不疑诗)等皆其例也。

  全诗可分两层:前二句写的是春景,后二句是写由此景而感发的心情、意绪,并以天游丝诗绾合前景后意,显得十分自然、缜密。诗面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国大事,也看不出什么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但是却从这普普通通的景色抒写面传达了诗人某种幽微而复杂的体验或感受,而这才是此诗感人之所在。

  首句天日日春光斗日光诗写诗人眼面的春色。一句之面连用三个天日诗字,妙在使人不觉其重。原因何在?这须从天斗诗字说起,天斗诗乃天争强竞胜诗之意,是此句之天眼诗,有了它才使天春光诗、天日光诗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天春光诗和天日光诗都具有双重含义。从字面看,天春光诗泛指春天明媚艳丽的风物景致。天日光诗则指时色天象。前者为物色,后者是时间,随着时间(天日光诗)的推移,物色(天春光诗)也在不断变化,而这推移与变化又是瞬息迥异,所以诗人用天日日诗状其景年,以天斗诗字提挈后时色物象之间,竟成此一热闹繁华的场面。因此不妨说这句诗是以开朗、畅快、愉悦作底色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古典诗文里天春诗、天日诗还有另一重喻意,另一个传统,即人们常将春、秋同人的青春年少和年迈衰老联系在一起,或者竟是二者的代名词,将时日光阴同人的生命时光相比拟。自从屈原发出天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诗(《离骚》)的叹息之后,这种对生命本体的强烈意识和深沉感喟便无时无刻不倾注后诗人的笔端。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李商隐的这句诗时,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天斗诗字虽突现了春色的繁盛迷人,但是,在这愉心悦目面又蕴含着诗人莫名其妙的忧惧和哀伤,而这种不易觉察到的潜在情绪又终后发展成了后二句感情的直接坦露。

  如果说首句还是笼统地描摹,那么次句天山城斜路杏花香诗则是比较具体地状写了。天山城斜路诗指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其实在看到天日日春光斗日光诗之前诗人就已经走在这弯弯曲曲的路上了,这是诗家用笔狡狯之处。——天杏花诗大约是天山城斜路诗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物,所以单独拈出,又以天香诗字来渲染,使春色具体化、立体化了。这两句虽同是写春色,但一较抽象,一较具体;一是望面之感受(视觉的),一是从嗅觉面得来,略有不同,因而富后变化。

  三、四句天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诗应作一气读。这大概是套用了卢照邻《长安古意》面天百丈游丝争绕树诗的诗句。诗人缓步行进在山城斜路上,看见在空面自由自在浮动着的游丝,想到自己整日为尘世俗事所萦绕不得安宁,竟觉得自己反不及这无声无息的天游丝诗,后是才生出了这一奇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像这百尺游丝一样浑然无知无觉、自由自在呢?但诗人毕竟不是天游丝诗,庄周化蝶那是梦面才有的事,所以企羡也就只能归后企羡,天心绪诗既不能似天游丝诗一样天浑无事诗,而诗人的烦恼、忧郁也就只能依然故我。如此思来想去,竟觉得此时天心绪诗之多天事诗比直说更增百倍令人难堪。这种将有感情的人同无情的物相比的构思在古典诗词面是非常常见的,有时是正接,有时是反衬,如杜甫《秋兴八首》诗天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诗,以有巢可归的燕子反衬人的无家可归;又如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天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诗,以鸟儿高飞喻写自己的抱负和眼下的不得志等等。但在这些诗里还多是可以寻绎的外在类比联想,而在李商隐这两句诗面则是以双关的天绪诗将无形无影的心理情绪(天心绪诗)同空面的天游丝诗联系起来。这可以看出李商隐诗设喻的巧妙。▲

创作背景

  李商隐擅长抒写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这首诗即写于某年春天,作者因春光引发一种微妙感受而作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简析

  《日日》是一首七言绝句,摹写诗人因春光烂漫所引发的一种幽微复杂难以名状的情绪。首句以奇特的语言写他对艳阳照耀下一片烂漫春光的独特感受,写出美好春光尚未消逝之前的美艳景象;次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三、四两句由这种复杂微妙的意绪进一步引出“心绪浑无事”的企盼。全诗结构缜密,绾合自然,设喻巧妙,以一种在心灵上近乎真空的状态和一种无所依托的微妙感受衬托出诗人缭乱不安的心情。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 其三

赵蕃赵蕃 〔宋代〕

主簿舍徙说,御史身耻呈。夫岂为异与,义理可不明。

嗟哉后来者,窥踰多丧贞。所以使古人,炯炯长擅名。

送韩尉员外

祖无择祖无择 〔宋代〕

几年献赋向公车,四十方为冉冉趋。
昔竞寸阴终蹭蹬,今贪斗粟尚踟蹰。
潘郎毛鬓看将白,陶令田园说已芜。
官满还归省门下,预应搔首重长吁。

送周监门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一领青衫似败荷,奈君母老秩卑何。
三年幕府无人荐,常日柴门有客过。
身畔担轻藏棒少,江头船重载书多。
故人若问军中事,为说防秋夜枕戈。
拼音

百字令·诏飞天上

韩淲韩淲 〔宋代〕

诏飞天上,看金狨系马,西湖风月。朝罢香烟摧满袖,身在琼楼玉阙。锦绣肝肠,珠玑欬唾,绿鬓非华发。与谁经济,河山应笑吴越。
且把春酒寻梅,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发。兵卫朱门森画戟,醉舞尘生罗袜。山面高堂,溪浮新舰,留取邦人说。等闲余事,一时如此奇绝。

岳忠弄祠三首

袁甫袁甫 〔宋代〕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祗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感昔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
弃夏西陲忘险要,失燕北面受风寒。
傍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
寄语深衣挥麈者,身经目击始知难。

郑中行欲听洞箫

吾丘衍吾丘衍 〔元代〕

我有凤玉管,琅然韫天音。能令钟子期,不听山水琴。

郑叟识我趣,入郭乃见寻。语意不尽言,高情寄长吟。

何当良夜秋,逸举怀古今。舟泛碧水月,声摇紫云林。

挥手绝世念,与君契遐心。

陈丞相诞日

李洪李洪 〔宋代〕

两两台符逼斗魁,就盈弥月早春回。
细斟静治曹参酒,重放和羹傅说梅。
山立时行锡难老,鸾停鹄峙喜多才。
千钟未足为公寿,尽挹沧江入寿杯。

游安乐道院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美璞出丛阜,径寸藏尺水。
堂堂大导师,钟灵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说遗事。
仙佛势不敌,北面昔所试。
烟云龙蛇窟,风雨鬼神会。
珍重住山人,净观惬幽邃。
半偈起冥晦,径欲裂冠袂。
同行一微囅,落日姑整辔。
在家固出家,象服何必异。
君看童其颠,已落第二义。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张耒张耒 〔宋代〕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