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看园林景色。雨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经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经醉意醺醺。的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注释
锦缠道:词牌名,又名《锦缠头》、《锦缠绊》。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翠:指柳叶之色。
踏青:即游春。▲
上片着意描写春景。“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点明时节是早春,时间是白昼。
“睹园林”以下描写春色蓬勃的园林。“万花如绣”运用比喻总括春色,表现出大自然旺盛的生机。“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这是在总括之后具体描写海棠花以及柳条。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海棠拟为胭脂、柳叶比作宫眉。“胭脂透”写出了经雨后海棠的鲜艳色泽;而一个“翠”字则将柳叶碧嫩的颜色写了出来。红花碧柳,两相映衬,十分耀目,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
下片着重抒发游兴。“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说明踏青者并非一人,而是一群人手拉着手集体出游。这两句既点明了郊游之乐,又将载歌载舞的郊游场面描写得十分热闹。“醉醺醺、尚寻芳酒”,本就已经醉意醺醺了,可郊游之人还要寻醉,足见其不拘形迹、恣纵狂放的情态。“问牧童”三句,化用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将踏青的欢畅意绪推至最高点。
全词围绕着“春游”这个题目层层深入,写尽春色,写尽游人的雅兴。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淋漓尽致,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生活时代人们的情趣,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审美的角度看,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趣和艺术功力,都属上乘之作,值得借鉴。▲
《古今诗话》一书,今不见传本,《苕溪渔隐丛话》、《诗话总龟》屡引之,为李颀著,颀曾以诗上东坡,东坡次其韵,则颀为熙宁、元丰间人。此词必作于神宗以前。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汉江流入苍烟,戍楼吊古临无地。清霜初肃,鹰扬隼击,青霄凌厉。
新雁声中,夕阳影里,千崖秋气。念东篱采菊,龙山落帽,风流在、尚堪继。
引满松醪径醉。诵坡仙、临漳宵济。茱萸细看,明年谁健,空悲身世。
儿辈何知,更休说似,登山临水。那纷纷毁誉,耳边风过,我何曾记。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菑,坐閤苦忧惙。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寖融结。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绁。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窜巢穴。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水旱或禜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