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闻顶山徐道人改卜

叶绍翁 叶绍翁〔宋代〕

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
野蜜和峰割,岩花带蝶移。
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
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生新选了住所,只有白云才知道它的位置。
割取野蜜时围绕着蜜蜂,摘取花朵时还带着蝴蝶。
静坐时熟悉了苔藓和石头的稳重,醉后竟然忘记了木桥的险峻。
屋后的寒梅开放时,愿借风寄去一枝梅花。

注释
卜宅:选择居住的地方。
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寒梅:冬季开花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先生新居的幽美环境和雅致生活。首隐“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开篇即点明新居的隐秘与雅致,只有白云知晓其所在,突显了居所的静谧与远离尘嚣。颔隐“野蜜和峰割,岩花带蝶移”,通过采蜜和移花的梅景,展现了先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颈隐“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描述了先生在新居中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坐在苔石之上,还是醉后走过木桥,都显得从容不迫。尾隐“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以寒梅寄情,表达了先生高洁的情操和对新居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先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白云、野蜜、岩花、苔石、寒梅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简析

  《闻顶山徐道人改卜》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联交代了先生新居的选址,以及这一消息的传播范围;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新居周围的自然环境;颈联转而描写其在新居中的生活状态;尾联以寒梅绽放的场景作结,寓意深远。全诗语言素净,意境闲雅,通过描绘先生新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猜您喜欢

冬夜对月怀彦逢弟

王之道王之道 〔宋代〕

荒庭寒有月,穷巷静无声。
坐想积年别,遥同今夕明。
蹉跎前进士,憔悴老书生。
短棹归来好,边城久偃兵。

沧浪清隐

陈亮陈亮 〔宋代〕

我爱沧浪水,千寻见底清。月明三岛近,风定一波平。

清隐将遗世,垂竿不钓名。何时歌鼓枻,相就濯尘缨。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其二

许月卿许月卿 〔宋代〕

对时思故国,客里厌南音。同谷凄凉恶,三闾感慨心。

赐衣聊杜句,要艾孰骚吟。莫说成都景,岷峨秋满襟。

涂中见人家卖酒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
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
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
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

易顺鼎易顺鼎 〔清代〕

凉镫颤雨梦回时。姑妄言之妄听之。纸上墨花浓欲飞。

境迷离。一半儿狐仙一半儿鬼。

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其三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

用元晦定王台韵

张栻张栻 〔宋代〕

珍重南山路,驱赢几度来。
未登高岳顶,空说妙高台。
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
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门别张天觉

魏泰魏泰 〔宋代〕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闻杨公济冒寒访契嵩上人

强至强至 〔宋代〕

冻云朝湿万峰寒,凿齿辛勤访道安。
世外更无吴水石,林中还有晋衣冠。
襟期飘洒随烟霭,诗句纵横出肺肝。
见说松门长不锁,夜凉犹过别山看。

呈赵常德四首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