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一

释函是 释函是〔明代〕

一回瘴海心难歇,两住匡庐计未成。守院数人常入岭,开春随雁几归程。

溶溶石上新潭水,寂寂松间旧磬声。庭下梅花经雪瘦,不堪重忆倚寒情。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您喜欢

偈五首

释道行释道行 〔宋代〕

通身是口,说是得一半。
通身是眠,用得橛。
用不到处说有馀,说不到处用无尽。
当用无说,当说无用。
用说同时,用说不同时。
诸人若也拟议,西峰在你脚底。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张栻张栻 〔宋代〕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
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席上见姚泉寿母诸子求诗

洪适洪适 〔宋代〕

潘舆随五采,三釜古今荣。兰玉盈阶砌,追攀千佛名。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释老六言十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或说自竺乾至,或云先混沌生。
貌似金毛狮子,心疑白蝙蝠精。

李寿翁侍郎挽词

韩元吉韩元吉 〔宋代〕

同解铨衡并把麾,五年相望楚江湄。
邻墙会面尝谈易,吏选偷閒更说诗。
北客遭逢人共叹,南州流转事难知。
投簪自有江湖志,云白天青泪满颐。

赠白云

顾逢顾逢 〔宋代〕

蒲团穿几个,性地忽然开。
禅向静中透,诗从悟处来。
三椽青嶂里,一榻白云堆。
自说为僧后,浮生百念灰。

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释慧开 〔宋代〕

遇家里人,说家里事。
一句无私,龙翔凤翥。

后园老格为园丁斧而薪之有所存者直干危梢耳

戴栩戴栩 〔宋代〕

尔梅生不辰,失身蔬茹圃。
虽沾灌溉力,却受秽浊侮。
未能同臭味,只得共甘苦。
青随菜甲肥,翠引蒿芽吐。
与时自高下,何意较尔汝。
畦丁厌长成,恐碍寸金土。
清阴仰密叶,日日逢而怒。
疏柯并柔枝,旦旦伐而斧。
如此冰玉姿,若为荆棘伍。
孤标余寸息,老命悬一缕。
四围苍藓黏,半心蚀虫蛊。
禁持几霜雪,剥落久风雨。
潜阳动地脉,生意顿鼓舞。
涂抹三四花,岂自矜媚妩。
香清不如少,骨劲不嫌古。
试问白玉堂,何如破茅宇。
毕竟天地间,贵贱各有主。
苟非吾所安,虽荣亦何取。
说与此花知,善自且撑拄。
须有岁寒人,徙根松竹坞。
知汝非错薪,肯容刈其楚。
巡檐一笑春,能忘在莒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韩愈 〔唐代〕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