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柳·隋堤远

张先 张先〔宋代〕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隋堤绵延到远方,水波湍急,堤上道路由于车马来往激扬起了浮尘。从古至今在那柳荫下的桥边就有很多送别的故事,看到别人离别心中就浮起了愁绪,何况是关乎到了自己的情感呢。
斜阳西下后,弯细如钩的月亮出现在了西边的城墙之上。我对着高楼反复地徙倚怅望,多希望自己能像高悬在夜空中的月亮一样,你行走千里我仍然伴随着你。

注释
隋堤柳: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唐罗隐有《隋堤柳》诗。
路尘: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柳桥: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分袂:离别;分手。
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关情:掩饰感情;动心,牵动情怀。
斜照:斜阳。
新月:夏历每月初弯细如钩的月亮。
倚望:徙倚怅望。
亭亭:形容耸立高远。 ▲

鉴赏

  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

  此为送别词。词中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别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将别情抒写得极为深挚。全词语言素朴明快,情调清新健康,风格别具特色。

  起首一句从别路写起。隋炀帝开通济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种柳树,是为“隋堤”。“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是说:这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隋堤”是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寄有别情。一个“远”字,既刻画出别者长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画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态。这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为别情是如此普遍,也就容易唤起“见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况”二字造成递进,突出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过片转写别后,别时种种情事都被省略了,这里只是着重写送者城楼望月的情景。“斜照后”三字非虚设,它表明送者城楼伫立的时辰之久,从日落到月出。“重望”又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时应当是不甚分明了。于是送者抬头望新月,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此外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类,但“亭亭”二字却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说法更是真挚深婉。

  总的说来,通首词没有刻画送别情事,更没有刻意作苦语,但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全词也没有点明双方身份、关系,被称作“君”的甚至未直接露面,但通过新月亭亭的意象和伴行的着想,给读者以明确的暗示。词的语言明快素朴,情调清新健康,在送别之作中颇有特色。▲

赏析

  起首一句从别路写起。隋炀帝开通济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种柳树,是为“隋堤”。“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是说:这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隋堤”是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寄有别情。一个“远”字,既刻画出别者长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画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态。这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为别情是如此普遍,也就容易唤起“见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况”二字造成递进,突出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过片转写别后,别时种种情事都被省略了,这里只是着重写送者城楼望月的情景。“斜照后”三字非虚设,它表明送者城楼伫立的时辰之久,从日落到月出。“重望”又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时应当是不甚分明了。于是送者抬头望新月,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此外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类,但“亭亭”二字却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说法更是真挚深婉。 ▲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方山四景 其四 方山归鹤

吴俨吴俨 〔明代〕

山作围屏对面张,疏林木末挂斜阳。王孙莫射西飞鹤,云外仙人恐姓方。

闻新池拟就僧僦地未遂

陈宓陈宓 〔宋代〕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
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
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
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

忆秦娥·疏帘揭

陈德武陈德武 〔宋代〕

疏帘揭。云端仰见娟娟月。娟娟月。不应何恨,照人离别。闭门独睡空愁绝。姮娥梦里低低说。低低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出山相赞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弃却金轮尊贵人,要来平地讨艰辛。
如斯面目尘埃甚,更说优昙别是春。

烛影摇红 剪发词,为竹韵作

何振岱何振岱 〔清代〕

并剪声酣,绺云镜里消何处。新妆争说入时多,薄绾惊非故。

莺燕而今漫妒。沐凉风、香滋微露。垂垂齐项,试比龟兹,阿谁娟妩。

省却晨梳,拢来一半轻如雾。褪红百匝谢巾绒,押得簪儿住。

覆额犹存千缕。记髫年、花前三五。剩怜山色,螺髻依然,照人窗户。

见鹤吟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见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鹤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和杨应宁宪副咏雪诗荅翟少参

朱诚泳朱诚泳 〔明代〕

调得新声好自弹,雪车冰柱逼人寒。薇垣有客能相和,一曲空传下里难。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展君新诗问所似,欲辩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寒柳烦春工。

跛乘跛

王跂王跂 〔明代〕

长涂骑驴人,行步何坎轲。
岂惟驱不进,趷蹶屡欲堕。
经过顾语之,自行何不可。
策此且乘危,安得足尚裹。
其人指足言,畜疾则如我。
君知行者蹇,不知蹇者<九左>。
吾为笑绝缨,请以小喻大。
齐桓中主才,仲父膺衽左。
刘禅呆孺子,诸葛延王火。
苟能驭骐骥,千里致安坐。
君跛无奈何,奈何跛乘跛?

送人从辟

李复李复 〔宋代〕

秋风萧索塞云黄,白发青衫应辟章。
曾说穰侯常畏客,今观毛遂欲投囊。
雁门旧障云松尽,离石新城垅谷荒。
想有高谈开玉帐,尊前妍论洒珠光。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