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杨盈川文

宋之问 宋之问〔唐代〕

维大周某年月日,西河宋某,谨以清酌脯羞之奠,敬祭于杨子之灵曰:自古皆死,不朽者文!北河流液,西岳吐云,叶神通契,降精于君。伏道孔门,游刃诸子,精微博识,黄中通理。属词比事,宗经匠史,玉璞金浑,风摇云起。闻人之善,若在诸已;受人之恩,许之以死。惟子坚刚,气陵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大君有命,征子文房,馀亦叨忝,随君颉颃。同趋北禁,并拜东堂,志事俱得,形骸两忘。载罹寒暑,贫病洛阳,裘马同弊,老幼均粮。自君出宰,南浮江海,馀尝苦饥,今日犹在。之子妙年,香名早传,从来金马,夙昔崇贤。门庭若市,翰墨如泉,千载之后,闻而凛然。死而不亡,问馀何伤?伤予命薄,益友零落。生平之言,幽显相托,痛君不嗣,匪我孤诺。君有兄弟,同心异体,陟冈增哀,归葬以礼。旅榇飘零,于洛之汀,我之怀矣,感叹入冥。见子之弟,类子之形,悼往心绝,慰存涕盈。古人有言,一死一生,昔子往矣,追送倾城,今子来也,迺知交情。惟郭是戚,有崔不易,来哭来祭,哀文在席。帷席可依,冰雪四满,家人哀哀,宾径微断。今我伤悲,情勤昔时,子文子翰,我缄我持,子宅子兆,我营我思。子有神鉴,我言不欺;我有絮酒,子其歆之。我亦引满,傥昭神期,魂兮归来,闻馀此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其二

苏辙苏辙 〔宋代〕

东来无事得遨游,奉使清闲亦自由。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

渔家傲·幽鹭慢来窥品格

晏殊晏殊 〔宋代〕

幽鹭慢来窥品格
双鱼岂解传消息
绿柄嫩香频采摘
心似织
条条不断谁牵役

粉泪暗和清露滴
罗衣染尽秋江色
对面不言情脉脉
烟水隔
无人说似长相忆

寄仵判院八首

华岳华岳 〔宋代〕

短笺封罢更重题,生怕苍头去路迷。
说与不须多借问,葛庐祗在白云西。

过西山遇雨晚晴乘凉以归

虞俦虞俦 〔宋代〕

岩前垂溜忽涓涓,疑是池龙肯看鞭。
千嶂黑云才过雨,一番白水又平田。
润添秔稻翻凉叶,喜入樵苏爨晚烟。
马上归来闻好语,荷锄相对说丰年。

芳所堂赏桂杨顺斋酒边赋

顾逢顾逢 〔宋代〕

秋风芳所地,把酒又重来。
种有仙凡异,花分早晚开。
满簪乌帽去,如入月宫回。
莫说郄诜事,功名念已灰。

清平乐·香凝娇聚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香凝娇聚。玉立临春树。细看司花留意处。都在轻匀浅注。相逢南陌东城。有情只似无情。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

陈著陈著 〔宋代〕

镫宵处处是春台,尽夜还家亦快哉。
说与诸儿此行好,满襟带得义风回。

冬日客中送章结父

王醇王醇 〔明代〕

一日几相见,岁阑翻远离。
莫将归客意,说向旅人知。
独雁追寒阵,枯桑语冻枝。
板桥春水绿,忆照并行时。

次韵观弟避难

陈著陈著 〔宋代〕

北风行黑杀,东南天柱折。
忠臣锯解头,文士刀抉舌。
我亦走危途,腥埃蒙面铁。
攀缘极棱层,双跟迸皴血。
山人邂逅惊,强颜取容悦。
班荆分菜糜,儿童笑流歠。
荼毒复荼毒,难说更难说。
十月初五夜,山林阴气合。
骨肉复何之,无从知死活。
眼光射先庐,山人火烈烈。
虎狼相往来,左右无寸挟。
吞声哭达旦,忽与妻孥接。
相持牵衣裳,透肤霜露浃。
何时是归时,细思增郁结。
且见脊令飞,绕树日千匝。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

薛涛薛涛 〔唐代〕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