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昔予登兹楼,感爱川岳奇。别来虽云远,夜梦常在斯。
更以沈痼日,归卧南山陲。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于飞乐·休休得也
宇文元质 〔宋代〕
洞岩
罗公升 〔宋代〕
小楼独坐用菊潭壁间韵
施枢 〔宋代〕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释梵琮 〔宋代〕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杨万里 〔宋代〕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张府君挽诗
史尧弼 〔宋代〕
颂古五十五首
释绍昙 〔宋代〕
惜余春·急雨收春
贺铸 〔宋代〕
大寒呈张太博
郑獬 〔宋代〕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司马光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