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桃花又发临淮渡。错认天台路。行来莫笑太奔忙。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
平明入直迥西寺。幞被双娥侍。含香谁问夜归迟。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如梦令 其二 海棠
方岳 〔宋代〕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
愁绝。愁绝。枉与春风分说。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上已领客
魏了翁 〔宋代〕
次岁雪后作
卫宗武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柳永 〔宋代〕
打是不打
《谐史》 〔宋代〕
殿中丞丘浚,尝在杭州谒释珊,见之殊傲。顷之,有州将子弟来谒,珊降阶接之,甚恭。
丘不能平, 伺子弟退, 乃问珊曰:“和尚接浚甚傲, 而接州将子弟乃尔恭耶?”珊曰:“接是不接, 不接是接。”丘勃然起, 杖珊数下曰:“和尚莫怪, 打是不打, 不打是打。”
长思仙 往南京搬取风仙灵衬
马钰 〔金朝〕
东方书生行
苏辙 〔宋代〕
向秀
徐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