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月明之夜伫立州上看动人的歌舞女。
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看那禅智山的美好风光,实在是死后墓田的最佳所在地。
注释
淮南:即唐时的淮南道,领扬、楚、滁、和、庐、寿、光、蕲、申、黄、安、舒、沔,”计13州、57县。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十里长街:指当时扬州城内最繁华的一条大街。据《唐阙史》记载:“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终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十里取其约数,所指即九里三十步街。
市井:市场。
州:指二十四州,唐时扬州风景繁华,”有二十四个州。
神仙:唐人惯以“神仙”代指妓女、歌舞女。
合:应。
禅智:寺名。即禅智寺,一名上方寺,亦名竹西寺,在扬州东北五里,地居蜀冈上,寺本隋炀帝故宫,后施舍为寺。▲
诗人张祜游览扬州,目睹当地的秀丽繁华而情不自禁的发为之歌唱,《纵游淮南》就是诗人在漫游淮南后所作。
诗题中的“纵”字,不可轻易放过,表明了诗人游览的尽兴和满足。
起句平易流畅,直抒胸臆,诗人毫不掩饰对繁华的扬州城的赞叹。扬州城漫长的街道上,家家户户比肩而居,似乎并无特出之处。但打开想象,似乎摩肩接踵的人群,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各式各样的店铺,都一起涌到了眼帘。出语平淡,但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次句出现了三个意象:月、桥、神仙。共同营造了扬州城傍晚的秀美繁华,首句主要是针对白天繁华的扬州城,而夜晚,却别有一番风味。每到傍晚,扬州城的娱乐场所竞相热闹起来,到处彩灯高挂,妓女们争奇斗艳、逞技献巧,或吟诗,或唱曲,或跳舞,尽情地享受着美好的太平时光。天上的郎朗明月和华彩的人间灯火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第三句“人生只合扬州死”,诗人笔锋一转,不写“生”而写“死”,如此美好的时光,诗人应该沉迷享乐还来不及,而诗人却想到“死”,初看似乎不近人情,细思方觉巧妙,其中寓含了诗人深深的眷念之情。诗人完全为扬州城的繁华所陶醉了,他已经舍不得离开这里,生的时候可以选择长居扬州,而死后也要葬在扬州。诗人以其设想之奇险而出人意料,读之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这句诗是全篇中之警策。“死”被写得活色生香,将扬州城令人神往的美写到极致。诗人用死事入诗,且又是诗人现身说法,造成了极为传神的夸张效果。
第三句为扬州景物传神,第四句则只是第三句的具体补充。“禅智山光好墓田”,禅智寺本隋炀帝故宫,既是炀帝故宫,其山光水色之秀美,自可想见。故宫遗址而作好墓田,全然诗家口吻。细玩诗意,除极赞扬州风物这层意思外,对隋炀帝亦或略带微讽。
此诗用夸张而又细腻的笔法,盛赞了扬州优美的风光,抒发了对扬州的喜爱之情。诗人用笔出语惊人,以死事入诗,表明喜欢之深与热爱之切。除极赞扬州风物外,此诗对隋炀帝奢靡误国亦略带讥讽,其中隐寓了人事之沧桑变化,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纵游淮南》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平易流畅,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对扬州城的赞叹;次句出现了三个意象:月、桥、神仙,共同划刻出扬州城傍晚的秀美繁华之景;三句笔锋一转,不写“生”而写“死”,寓含了深深的眷念之情;末句则是对第三句的具体补充,除极赞扬州风物外,对隋炀帝亦或略带微讽。全诗用夸张而又细腻的笔法,以自然晓畅之语盛赞了扬州优美的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扬州的喜爱之情。其用笔精妙,在传神描写扬州风姿的同时略带人世沧桑,极富艺术色彩。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
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
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
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道出陈留郡,车停颍水滨。不胜怀古意,为吊鼓琴人。
王粲称前辈,张衡记后身。轶才真旷世,伟貌迥殊伦。
淹贯鸿都学,辉皇清庙珍。于时良策蕴,应诏直言陈。
鸾凤偏垂翅,骊龙漫角鳞。幽囚北寺狱,远徙朔方尘。
祸稔天心酷,忧深国步屯。妖氛缠黑气,贼寇起黄巾。
炎祚倾危日,枭雄剥乱辰。徵车怜迫促,解绶悔逡巡。
殄灭嗟元恶,弥缝赖大臣。然脐诚已晚,动色亦何因。
过细宁难宥,冤奇竟莫伸。踉跄付廷尉,涕泣遍朝绅。
已矣儒宗失,悲哉史笔沦。无儿延嗣续,有女历艰辛。
忠孝名终在,风流迹未泯。篆书垂一代,碑版照千春。
尚论追芳轨,遐思托德邻。茫茫寻故里,寂寂委荒榛。
事往浮云散,文传炳日新。虎贲犹得似,想象为伤神。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
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