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毛泽东〔近现代〕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洒向那江面。
白云漂浮在九条大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
昔日的陶潜已不知道去哪里了,桃花源里现在可以耕田劳动了吗?

注释
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旋:盘旋。
冷:冷漠。
江天:江和天。
九派:见《菩萨蛮·黄鹤楼》九派注。《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注:“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明李攀龙《怀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毛泽东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浪下三吴:浪下:江水流下。古代指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区,具体说法不一。这里泛指长江下游。毛泽东在1959年12月29日同一封信上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陶令:陶渊明。曾作彭泽令88天。
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一渔人溯着溪流而上,发现尽头处是一片桃林,将一群秦朝避难者的后代,与尘世隔绝;他们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 ▲

赏析

  诗开篇一“飞”字灵动异常,一“跃”字威风八面。庐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连绵,气势雄伟,诗人却能让其“飞峙大江边”,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化山石为生命。奇瑰的笔墨让原本雄伟的庐山瞬间又拥有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这奇崛雄伟、郁郁葱葱的高山,诗人却能一“跃”而过“四百旋”的山弯立于高巅,俯视江湖山川、纵览人间风云,大有成竹在胸、跃跃欲试、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这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登上山顶,立于山巅,万千气象,都来眼底。成竹在胸的诗人面对眼前诡谲苍茫的云雾之海,想到的是“小小寰球”舞台上正演绎着的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与背叛,不觉以大鹏蔑视蓬间雀般的眼神报之以一瞥。其时的中国,先有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近有苏联单方面宣布与中国签订的核协议无效的信义背叛(1959年6月),诗人领导下的国家处境艰难。然而,这样的“世界风雨”在诗人眼中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闹剧。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业,人间真正的希望在这里。诗人之所以有“冷眼向洋”的豪迈与自信,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国家近十年的迅速发展,三是眼下神州劲吹的人民公社“热风”。政治家的魄力、诗人的激情、个人的禀性让立于庐山云雾之上、峻岭之巅的毛泽东不可能不发出此等声音。

  颈联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西望武汉,九派之上,彩云当空,黄鹤高翔;东眺三吴,波涛滚滚,烟雾缭绕。尾联以幽默的设问来否定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存在,要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

  庐山为文人荟萃之地,登临歌咏之诗层出不穷,其中佳作迭出,令后人望而却步,岂敢再发吟哦,一试身手。但一代大诗家毛泽东就要以他的生活、经验、才识、豪气登临高歌一曲《登庐山》。

  此诗起句中的一个“飞”字,用得简直俊逸壮阔、从容横飘,“一山飞峙大江边”诗句凌空突拔宛若山势挺立 ,诗意与山意浑然莫辨,双美合而为一齐漾读者心间。诗人一起笔就与过往诗人不同,一来就以独有的大气魄烘托庐山凌空欲飞的英姿。

  接着从正面写出脱颖而出,另写进山登临的路线,那路线盘旋环绕,荡气回肠,一路上青翠迎接、相伴、引领朝上,清风送爽的夏日,苍茫幽深的佳景倍添登临之趣。接着“冷眼向洋看世界”,诗人直抒胸臆及现实处境,在高山之巅冷漠而不动声色地看着世界上的一切反动派所形成的反华包围圈。都予以“横眉冷对”,因为诗人之一生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确太多了,但从未被压垮过。

  “热风吹雨洒江天”,诗人又把目光从国际(向洋)拉回了国内(江天)。这里的“热风”虽是实写夏日之风,但可引申为热情之风,热烈之风,再往前就可引申为那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大干快上,力争上游,加紧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巨大情怀。这股巨大的“热风”已从这里,从诗人屹立的庐山之巅洒向祖国万里江天。诗人的巨大热情也在感召着祖国,感召着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创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通过“多、快、好、省”的“热风”旋起来的,在空中若骄阳朗照神州大地。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这两句工仗、典丽,“横、浮、下、起”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画面。而且诗人也对这二句比较满意,他在1959年9月7日给胡乔木的信中谈到对这两句的看法,认为这两句较好一些。同时还谈到写诗之难,“经历者如鱼饮水,冰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最后两行使诗歌出现了深刻的寓意。诗人在这里妙用了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桃花源”已附添了许多象征意义,但它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指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种子虚乌有的社会只有告慰心灵,而在人世间却永远无法见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辞别故乡韶山后,和彭德怀等同志来到庐山,参加在那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汽车贴着陡哨的山壁盘旋而上的时候,毛泽东被庐山壮美的景色所吸引,欣然下车步行了一段路。当晚下榻于庐山的牯岭住所,写下《七律·登庐山》。

简析

  《七律·登庐山》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从动态入手写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颔联承上展开,表现出对各方敌对势力的蔑视以及亿万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国际斗争态势和中国的对策;颈联描写登庐山后的远眺之景,呈现出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当时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声浪的诗化反映;尾联以幽默的形式否定世外桃源的存在,说明在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全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审美内涵。

猜您喜欢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墨工林松泉来求荐就写寄

柯九思柯九思 〔元代〕

先朝谁进林家墨,曾试龙楼凤饼新。玉砚光华云彩动,殿中书诏赐功臣。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倅幕诸君

苏颂苏颂 〔宋代〕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菑,坐閤苦忧惙。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寖融结。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绁。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窜巢穴。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水旱或禜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青骢白马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青骢踯躅八尺强,黄金络头丝作缰。
可怜白马如人长,着地徘徊自生光。
青骢白马冶游郎,劳君下都看三阳。
可怜白马逐青骢,石桥柏梁五湖东。
青骢白马六萌车,可怜今夜宿谁家。
借问窈窕西曲娘,白马青骢去无常。
借问窈窕西曲女,石城莫愁凭寄语。
齐唱可怜泪沾裳,可怜三声忘故乡。

元修菜(并叙)

苏轼苏轼 〔宋代〕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哭日老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竹湖畴昔叹兼通,孔墨何曾是别宗。
唐代儒先重颠老,晋朝名胜赏林公。
颂辞大众存遗札,塔与寒斋共一峰。
闻说结跏挥手际,亦留半偈别樗翁。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范仲淹范仲淹 〔宋代〕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无闷 雨夜

朱彝尊朱彝尊 〔清代〕

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约尽浮萍池水。
乍一霎黄昏,小门深闭。
作弄新凉天气。
怕早有井梧飘阶砌。
正楚筠,簟冷香篝,简点旧时鸳被。
无计。
才独眠,更坐起恁说愁边滋味。
翠蛾别久,远信莫致。
纵有梦魂能记。
寻不到,长安三千里。
料此夜一点孤灯,知他睡也不睡。

贺大渊自资福住白云

释大观释大观 〔宋代〕

者边飏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

送徐景说归三衢

高斯得高斯得 〔宋代〕

秋风吐商气,庭树戚以飞。美人悼时节,去意不可鞿。

朋阴傲排荡,晨光弄熹微。灵修岂敢怨,浩荡终难依。

岐分蹈一失,决此存亡机。僵株擢新稊,倏忽成十围。

阳阸人所愿,苍天讵能违。蹇予于夫子,亮节深所希。

取舍既共是,排拫亦同非。岂伊桐江上,裴回送将归。

时危抱深感,人远伤遐睎。国家福未艾,祖宗临孔威。

愿子崇明德,桑榆借光辉。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