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营师常秉烛为人说气色戏成此绝
叶适 〔宋代〕
宿山中十首
刘克庄 〔宋代〕
十六观经颂·中品下生
释遵式 〔宋代〕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
赵蕃 〔宋代〕
偈颂十二首
释原妙 〔宋代〕
竹
蔡槃 〔宋代〕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阳枋 〔宋代〕
题清芬阁
沈长卿 〔宋代〕
行香子•赋恨
彭孙遹 〔清代〕
取次相亲。打叠消魂。再休避、小媵鱼鳞。个时心事,费尽温存。
有几分怜,几分爱,几分嗔。
参横斗转,匆匆归去。木苍琅、隔断重津。分明眼底,欲见何因。
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
白朴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