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仲常龙图自广中移帅闽
郑侠 〔宋代〕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贯休 〔唐代〕
珠殿香軿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黄庭坚 〔宋代〕
句
佚名 〔宋代〕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洞仙歌·佳期四五
朱彝尊 〔清代〕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王之道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李道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