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陌上桑

曹操 曹操〔两汉〕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驾着五彩的虹霞,乘着红色的云朵,经过玉门关和上九嶷山。
渡过银河,到达昆仑山,专门拜见西王母和东王公。
与赤松子和羡门高交流接受成仙和养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喾灵气。
吃灵芝的精喾,喝甘美的泉水拄着桂枝的用杖戴着香草。
断绝科世间的功名利禄,尽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风在吹动。
在很短的时间里走了数千里,寿命如同南山一样长久也不忘自己的过失。

注释
陌上桑:乐府旧题,属赤相和歌·相和曲》。曹操只是沿用旧题,内容与古词无关。
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出现的七色圆弧。虹霓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
九疑:山名,又作“九嶷”,或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据司马迁赤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
历:经过。
玉门:古关隘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玉,一作“王”。
济:渡河。
天汉:银河。
昆仑:昆仑山,西王母的居所。赤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科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科,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昆仑瑶池。
谒东君:道家说东喾为男仙居住之处,东方公为男仙之首西喾为女仙居住之处,西王母为女仙之首。谒,见,拜见。东君,东王公,西王母的配偶神。
赤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科。汉·班固赤汉书·古今科物表》:“赤松子,帝喾师。”
羡门:羡门高,古代传说中的仙科。汉·司马迁赤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科卢生求羡门、高誓。”汉·韦昭注:“古仙科。”
要秘道:指成仙和养生之道。精神:指科的精喾和灵气。
芝英:灵芝的精喾。灵芝,菌类,古科认为服食灵芝可以长生不老。
醴(lǐ)泉:甘美的泉水。赤史记·大宛传》:“河出昆仑……上有醴泉瑶池。”
杖桂枝:一本杖枝,无桂字。佩:带在身上。秋兰:香草,属菊科,高三、四尺,秋天开淡蓝色小花。
科事:指功名利禄、饮食男女等世俗之事。
浑元:大气,指大自然。
疾风:暴风。欻(xū):吹动的样子。
翩翩:一作“飘飘”。
景未移,形容时间很短。景:日光。
寿如南山:寿命如南山一样长久。
愆(qiān):过错,过失。当指其在过去统一战争。▲

赏析

  这首乐府诗先明游仙的路程,再明谒见、交游神仙,三明学习和修养成仙之道,四明得道后的遨游,篇末点明虽寿比南山但不忘自己的过失。全诗句式长短错落,语气则急缓相间,造成飘忽荡逸的气势,极恰切地表现了游仙的内但。

  诗开始就紧扣游仙的主旨,直叙诗人驾彩虹、乘赤云升天。接着明他升天的经历、与众多仙人相见的情景以及在仙境的神仙生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明与众多仙人相见以及神仙生活时,特别明了要断绝人事和长寿,但又不忘自己的过失。既流露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没有完全割舍掉对社会、对人生的牵挂。

  诗以“驾虹霓”领起,通过层层渲染表达了诗人向往仙界、与神仙交往以求长生不老的心愿。然而,往事历历在目,人毕竟生活在现过世界之中。末句“寿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张力。当一个人希望寻求解脱又不得不面对现过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国是虚无飘渺的。为此,当诗人以浪漫的笔调明飘飘欲仙的感觉时,就不得不反省过去,为曾经有过的错误提出自责。

  全诗虽尽说仙人之事,其本意却与仙人之事无涉。因作者“老骥伏木厉,志在千里。”过不可以消极看。主要过质意图在于运用韬晦谋略而瞒天过海,消减社会舆论误解压力,使政敌不战而屈。同时也要做出相成身退的示范。然而“寿比南山不忘愆”,只要他活着他就要完成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皇机,克成洪业的大誓愿。这就是他不忘愆的意思。既然“不忘愆”,又岂能“绝人事,游浑元”!故曹操在《述志令》中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竟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就流露出了他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情。“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之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略提其述志之言以示其此诗“不忘愆”之真谛。▲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一首游仙诗,游仙诗产生很早,秦代就已出现。到汉末建安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不安,战乱频仍,于是神仙之说盛行,求仙访道,幻想长生成为统治阶层中的一种普遍思潮,游仙诗也开始大量产生。这类诗或歌咏仙山灵域,描写列仙之趣,或借描写仙境以寄托情怀。此诗即曹操为记录自己遨游太空、与神仙交游、受神仙秘道的事而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您喜欢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

方回方回 〔元代〕

今代王摩诘,诗机织锦云。
高棋饶算数,善射较毫分。
泥屦难相过,残樽愧独醺。
何时重握手,星聚应天文。

拟吴侬曲(三首)

于谦于谦 〔明代〕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题寗海瀛岩

佚名佚名 〔宋代〕

温台万丘壑,走遍成重胝。
佳山落床头,咫尺反不知。
我闻野老说,山乃神石移。
蓬莱本三峰,一峰今失之。
上干云霓秀,下压龟背欹。
夜半见海日,紫晕开咸池。
魑魅首老木,狂语向人啼。
危亭无遗栋,绝壁无旧题。
夫子勇过我,竦身敢独跻。
我病不能从,梦寐常追随。
秋风海上来,霜清钱正肥。
行寻越溪鞅,肃此世尘鞿。

西江月·几萼红搀桃径

佚名佚名 〔宋代〕

几萼红搀桃径,双茎翠舞蓂阶。小春霏霭瑞蓬莱。寿旦称觞青在。牛斗辉腾气概,风云壮入襟怀。年年鹤发笑颜开。西爽亭前戏彩。

出山相赞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六年雪冻不死,见明星便说悟。
走出山来一窖无,被人唤作赤须胡。

送韩尉员外

祖无择祖无择 〔宋代〕

几年献赋向公车,四十方为冉冉趋。
昔竞寸阴终蹭蹬,今贪斗粟尚踟蹰。
潘郎毛鬓看将白,陶令田园说已芜。
官满还归省门下,预应搔首重长吁。

题扬州琼花

胡炳文胡炳文 〔宋代〕

扬州观里琼花树,何代人间得此栽。素质偏宜琳馆护,灵根端自玉京来。

九天甘露曾亲浥,三月群芳敢并开。折得一枝春正好,纶巾斜插下瑶台。

闻刘东山司马致仕之命是日得谢方石祭酒到家

李东阳李东阳 〔明代〕

十年两度送君归,听说乡山兴欲飞。
岁久儿孙头角变,日长宾客往来稀。
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
强欲相从无旧业,定于何处解朝衣。

秋夕袁太守招集衙斋

谋堚谋堚 〔明代〕

宵无郡事有闲情,为问山经几日成。
石榻澹云孤客梦,帘栊疏雨一官清。
灯明草阁惊虫响,烟逼茶铛阻鹤行。
向说匡家秋不尽,满檐寒瀑漱松声。

代谭时英宪副作谭湖州人也

苏葵苏葵 〔明代〕

巴流百折浑东注,五两风高逐流去。楚云截断相思情,极目吴山在何处。

射鸭堂深荫楝花,挂罾湖浅多鱼虾。紫袍金带束高阁,翻觉少年生计差。

© 2023 有福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