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明代〕
红泉双屐驻,碧落一宵同。去□□□□,□□□鬓蓬。
书回谢阛阓,迹灭想崆峒。预恐迷前路,先来访葛洪。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编联偶作
苏籀 〔宋代〕
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不能游
王令 〔宋代〕
木阑花慢 以上五首见蒲县志卷一
邢叔亨 〔元代〕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愁
曹邺 〔唐代〕
偈公六十五首
释咸杰 〔宋代〕
乙亥元日送石公泛海之交趾说法
陈恭尹 〔清代〕
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
文徵明 〔明代〕
太阳十六题 其二 死中活
耶律楚材 〔元代〕
百尺竿头须进步,无明鬼窟好抽身。寒灰定爆真奇味,枯木花开别是春。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苏轼 〔宋代〕
少年行(原六首散佚一首)
黄克晦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