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扬子江头杨柳花,金山对面是京华。行人归醉军城酒,北向青门正熟瓜。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契重
张载 〔魏晋〕
和谹父连雨快晴
王洋 〔宋代〕
答曾存之
秦观 〔宋代〕
山墅
方岳 〔宋代〕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王信 〔宋代〕
孤宦
孤宦殊方意自违,邻光兹幸托馀辉。人心识尽童心减,世事谙多乐事稀。
直有岁寒甘柏说,终无春思惜花飞。岂同毛刺墦间客,向望他门卜所依。
岳王墓
王英孙 〔宋代〕
出游
陆游 〔宋代〕
和胡戢七首
晁补之 〔宋代〕
送叶制参
刘克庄 〔宋代〕